【健康科普讲堂】孙献涛:揭秘结直肠癌筛查 守护肠道健康的重要防线
发表时间 2025-04-29 09:24   阅读 74891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 孙献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肠道健康往往被我们忽视。然而,肠道不仅是我们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更是身体健康的重要防线。结直肠癌,作为肠道健康的隐形杀手,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直肠癌呢?结直肠癌筛查就是我们的重要武器。

一、认识结直肠癌:隐形的健康杀手

结直肠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它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二、结直肠癌筛查:早期发现的金钥匙

结直肠癌筛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筛选,以期发现早期的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筛查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在癌症尚未引起症状时就能发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三、筛查方法大揭秘:多种武器齐上阵

粪便潜血试验(FOBT):这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进而提示可能存在的肿瘤。

结肠镜检查:这是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发现息肉、肿瘤等异常病变,并可以进行活检或切除。

乙状结肠镜检查:与结肠镜类似,但检查范围仅限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对于无法耐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这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CT结肠成像(CTC):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结肠的图像,可以发现息肉和肿瘤。但需要注意的是,CTC无法进行活检或切除操作。

基因检测:针对有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四、筛查对象与频率:因人而异,科学规划

一般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每隔几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

高风险人群:包括有家族史、患有炎症性肠病、有息肉病史等人群。这类人群建议更早开始筛查,并且筛查频率更高。

五、筛查前的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饮食调整:在筛查前,需要遵循低渣饮食,以减少肠道内的残留物。

肠道准备:这是筛查前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要服用泻药,以彻底清洁肠道。

心理准备:对于结肠镜等侵入性检查,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或恐惧。建议提前了解检查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六、筛查后的解读:理性对待,科学决策

筛查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阴性结果意味着目前没有发现异常,但并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癌变,因此仍需定期筛查。阳性结果则提示可能存在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七、预防结直肠癌:筛查之外的日常守护

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定期体检:除了结直肠癌筛查,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八、结语

结直肠癌筛查是守护肠道健康的重要防线。通过科学的筛查方法、合理的筛查频率和全面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肠道健康,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