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堂】严家芹:解码靶免双抗--淋巴瘤治疗的新“利器”如何诞生?
发表时间 2025-04-24 16:44   阅读 85839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工作委员会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联合承办的肿瘤防治《科普讲堂》。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严家芹做客演播室,与大家深入探讨淋巴瘤靶免最新进展这一话题。

首先请严主任跟我们打个招呼

严主任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Q1:严主任,您好!能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淋巴瘤的靶向免疫治疗是如何‘精准打击’癌细胞的?

淋巴瘤的靶向免疫治疗就像给身体里的“警察部队”装上了癌细胞专属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殊标记(比如特定蛋白质),药物或改造后的免疫细胞能精准锁定目标,直接攻击或激活免疫系统定点清除癌细胞,同时尽量避开健康细胞,减少“误伤”,达到高效低毒的抗癌效果。

Q2:严主任,哪些类型的淋巴瘤患者能从靶免治疗中获益?是否有明确的适应症标准?

淋巴瘤患者能否从靶向免疫治疗中获益,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和分子标志物。例如,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可受益于利妥昔单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表达CD30)可能适用维布妥昔单抗;特定基因异常(如套细胞淋巴瘤的BTK突变)患者可用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此外,CAR-T疗法(如靶向CD19)多用于多线治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标准通常基于病理分型、分子靶点检测、疾病分期及既往治疗史,并需遵循国际指南(如NCCN)或药物获批的明确范围。

Q3:相比化疗、放疗,靶免治疗在疗效、副作用方面有哪些突破?

相比化疗和放疗的“无差别攻击”,靶向免疫治疗(靶免治疗)在疗效和副作用上实现了两大突破:

1、疗效更精准:通过识别癌细胞特有标记(如CD20、CD30等)或激活免疫系统“精准制导”,对特定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缓解率显著提升,甚至能让部分化疗无效的复发/难治患者(如CAR-T疗法)获得长期生存。

2、副作用更可控:传统化疗会大面积杀伤正常细胞,导致脱发、骨髓抑制等;而靶免治疗“误伤”较少,但可能引发独特风险(如免疫过度激活导致的发热或器官炎症),多数可通过监测和管理缓解,整体耐受性更优。

简言之,靶免治疗用“定向爆破”取代“全面轰炸”,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少传统治疗对身体的“连带伤害”。

Q5:严主任,老年淋巴瘤患者身体状况复杂,靶免治疗是否安全有效?需注意哪些问题?

老年淋巴瘤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免疫治疗(靶免联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个体化评估。总体而言,该疗法可能有效,但老年患者因器官功能衰退、合并症多及免疫状态低下,易发生治疗相关毒性(如免疫性肺炎、肝肾损伤或感染)。治疗前需综合评估体能状态(如 ECOG评分)、脏器功能及分子靶点表达,优先选择循证支持的方案并调整剂量;治疗中密切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靶向药物毒性,积极预防感染,并多学科协作管理基础疾病。总体应以平衡疗效与生存质量为目标,谨慎决策。

Q6:严主任,新型靶免药物价格较高,医保报销政策是否完善?患者经济负担如何减轻?

当前我国医保报销政策对新型靶向/免疫药物覆盖逐步完善,但部分高价药物仍存在报销限制。根据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部分靶免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经医保谈判已纳入报销范围,但需符合适应症限制且报销比例存在地区差异(通常50-70%)。经济负担缓解可采取以下策略:①优先选择进入医保目录且适应症匹配的药物;②申请地方惠民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③参与药企患者援助项目(如"买赠计划")或慈善基金会定向援助;④有条件的地区可申请医疗机构与药企合作的特药通道。建议我们的患者治疗前通过临床药师、医保办及团队多学科评估最优支付方案,同时关注年度医保目录动态调整。

Q7:未来5-10年,靶免治疗是否会成为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有哪些技术突破值得期待?

未来五到十年内,靶向联合免疫治疗(靶免联合)有望逐步成为部分淋巴瘤亚型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其广泛应用需依赖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临床验证。目前趋势显示:1. 潜力方向:针对高复发风险的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靶免联合可能逐步替代传统化疗,尤其是在PD-1/PD-L1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如CD20×CD3双抗)及CAR-T细胞疗法优化后。2. 技术突破: - 精准生物标志物:通过多组学(基因组/微环境)筛选预测疗效人群,避免无效治疗; - 新型药物设计:如双抗/多抗药物(如CD19×CD3)、下一代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及表观遗传调节剂; - 免疫微环境调控:联合溶瘤病毒、表观药物(如EZH2抑制剂)逆转免疫抑制; - 智能化疗法:基于AI的个体化用药模型及通用型CAR-T技术降低成本。3. 挑战与前景:需解决耐药性、免疫相关毒性和治疗成本问题。若III期临床试验证实其长期生存获益及安全性,靶免联合可能重塑一线治疗格局,尤其针对老年或耐受性差的患者。

主持人:非常感谢严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观众朋友们对淋巴瘤的治疗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也看到了医学科技在对抗淋巴瘤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不断进步。好了,本期节目就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