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扶沟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联合县综治中心,推出“法治护苗”直播课堂。该院未检检察官郝俊琳、杨霄结合真实案例,为家长、老师和同学们深入解析未成年人常见犯罪类型与法律底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方法,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线互动,反响热烈。
以案释法厘清犯罪类型 筑牢法律意识
直播中,检察官们首先介绍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职能定位,强调未检工作坚持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再犯罪为核心目标。检察官通过多个典型案例,生动剖析了当前未成年人易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16岁的小峰因被同学嘲笑而纠集校外人员殴打他人,涉嫌故意伤害罪;多名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游戏合伙实施盗窃;以及17岁的小强因出售个人电话卡卷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检察官表示,法律并非只看年龄,更要看行为及其后果。她们进一步强调,家长和孩子都应增强法治观念,清楚认知哪些行为不可为、哪些红线不能碰,并建议家庭常备法律读本、共同观看普法节目,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法治教育,帮助孩子树立底线意识与责任意识。
追根溯源聚焦家庭教育 补齐育人短板
结合近些年办案实践,检察官梳理发现,约80%涉案未成年人背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缺失。主要问题包括:“缺席式教育”,即父母长期缺位导致情感陪伴不足,孩子易受不良信息诱导;“极端式教育”,表现为溺爱或简单打骂,使孩子丧失明辨是非能力或产生逆反心理;“忽视式教育”,家长只重学业成绩,忽略心理状态和社交情况,致使孩子的异常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与引导。
针对这些问题,检察官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改进:增强责任意识,即使在外工作,也应通过定期沟通、假期陪伴等方式,弥补亲情的缺失;掌握科学教养方法,避免非打即骂或一味迁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共情能力;主动关注孩子全面成长,不只问成绩,还要常聊心事、了解交友,营造开放包容的家庭沟通氛围。
携手护苗司法保护+家庭行动 共筑成长防护网
除了依法办案,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还积极延伸职能,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一对一”帮教、心理疏导、法治课堂等多元支持。针对家庭教育存在明显问题的家庭,检察机关依法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并联动专业机构为家长开展定制化培训,助力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检察官在直播中向家长提出实用倡议:与孩子共学法律,利用短视频、案例讨论等形式轻松普法,让孩子知法、懂法、守法;做孩子的耐心“倾听者”,不轻易打断、不武断批评,真正理解他们的困惑与压力;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正面榜样”,用自身言行传递积极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该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法治护苗”直播课堂是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一项重要行动。通过真实案例的警示与实用方法的引导,不仅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法律认知,也为家长开展科学家庭教育提供了有效参考,切实凝聚起司法、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通讯员:郝俊琳 万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