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检察好故事:推倒的垃圾 扶起的情理
发表时间 2025-02-27 16:04   阅读 86225

冲突缘起 触碰法律底线

2024年10月23日,周口市扶沟县某小区保洁员秦某某像往常一样手握竹扫帚例行清扫时,耳畔突然传来熟悉的窸窣声,秦某某抬头望去,手握扫帚的手骤然收紧,突然喝止:“喂,老哥,你怎么又……”这已是本月第9次,80岁的业主黄大爷将垃圾桶又翻得七零八落,垃圾散倒在秦某某刚打扫干净的地面上。

秦某某话未说完,黄大爷拿着翻捡垃圾的木棍重重杵在散落一地的易拉罐上:“我在这住三十年了,捡个瓶子还要看人脸色?”三言两语间,两人脖颈青筋暴起推搡起来,秦某某突然用手猛推对方胸口,黄大爷踉跄后退,重重摔在水泥地上。

握手言和 检察官融法理情

据CT影像显示,黄大爷左侧第三、第四肋骨线性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2024年11月25日,秦某某故意伤害案移送扶沟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接手案件后审查发现,虽然秦某某赔偿了黄大爷医药费等费用,但黄大爷并未出具谅解书。“钱能赔,气难消!”黄大爷在与检察官的通话中说道。 

2024年11月27日,承办检察官登门走访向行动不便的黄大爷送达权利义务告知书,攥着权利义务告知书的黄大爷再次激动地诉说前因后果。承办检察官通过区分表面诉求与核心心结,化身“翻译官”启动“三步调解法”。一为释法,向秦某某释明法律底线,被传唤的秦某某认识到自己的冲动,悔不当初;二为倾听,与黄大爷多次交流,情绪宣泄后的黄大爷在检察官的开导下,逐渐认识到自己先前行为确有不妥之处;三为“搭桥”,情感修复关键在治心,通过检察官“接地气”的调解,秦某某主动登门向黄大爷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实地走访 重塑社区和谐

2024年12月23日,在双方和解基础上,检察机关经公开听证依法对秦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但案结事未了——承办检察官心头还放不下一事。发案地小区是本地老旧社区,居住老人捡拾瓶子多是出于节约习惯,为防止类似矛盾再发生,检察官走访小区后向物业建议在每幢单元楼下设立“可回收物”存放处,这样不仅维护了小区的整洁,也让小区内每个家庭的善意能够流动起来。

“当司法倾听暮年的孤独,调解便不仅是定分止争,更是重构邻里温情的纽带……”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在办案札记中这样写道。(通讯员:白光耀 万晓康)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