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棠村镇:村委的“抗旱食堂”饭菜香
发表时间 2025-07-30 15:35   阅读 74932

连日来,毒辣辣的太阳如同炉膛中烧红的烙铁,炙烤得大地一片焦白。新蔡县棠村镇插花庙村的池塘水位逐渐见底,田里庄稼枯黄卷叶,蔫蔫地垂着头,连村口那几棵高大的杨树也仿佛失了精气神。乡亲们冒着酷热守在田间地头忙于抗旱保秋,个个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连回家烧饭的力气都几乎被抽空了。

村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如铁。门外骄阳似火,屋内讨论激烈。村党支部书记赵伟环顾大家,目光深沉:“抗旱如同打仗,乡亲们在前方流汗拼命,咱们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硬扛!回家开火都费劲,不如集中力量!”大家纷纷点头,一致决定在村委搭建抗旱食堂,免费为抗旱村民供应午饭与晚饭,招呼大家伙儿直接来食堂吃!

消息像一阵清凉的风,迅速吹遍了焦渴的田野。食堂厨房旋即成为抗旱保秋后方的另一个战场。村委委员带领村民们,挽起袖子忙碌着。蒸锅里热汽腾腾,饭香四溢;大锅菜油香扑鼻,厨房的每一处都在被烟火气缭绕着。村中党员们闻讯后纷纷来帮忙,搬桌搭棚,洗菜切肉,大家伙儿的心意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这口为众人温饱奔忙的大锅之中。

到了饭点,村委食堂便成了插花庙村最有人气,也最温暖的地方。结束了一上午辛劳的村民们,拖着疲惫却带着期盼的脚步,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渍,便被那诱人的饭菜香气所吸引。食堂里,风扇呼呼地转着,吹散了部分暑气,更吹来了饭菜的鲜香。赵大爷双手捧过盛得满满当当的饭碗,用粗黑的手指小心地接过筷子,津津有味地吃着喷香的饭菜。他边擦着额头的汗水,边感叹道:“ 村里真是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啊!省了回家做饭的功夫,能多歇会儿,下午接着干更有劲儿。”乡亲们或围坐桌边,或蹲在檐下阴凉处,大口大口吃了起来。疲惫的脸上是食物带来的慰藉和满足的笑容。大家边吃边交流着田里的情况,互相鼓着劲,食堂里充满了谈笑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抗旱交响曲。

帮厨的赵婶看着满屋子埋头吃饭的身影,额头的汗珠也仿佛闪着光,她撩起围裙擦了擦脸,笑着说:“看着乡亲们吃得饱饱的,我们再热也值了。”这朴素的食堂,在酷暑中成为一个临时的港湾,汇聚着疲惫,也滋养着力量。

几天下来,这顿顿热乎的饭菜,如春雨无声,悄然滋润着全村抗旱的士气。食物的暖流驱散了疲惫,集体的关怀凝聚了人心。人们彼此招呼着,相互鼓劲,干活的号子声在田野间此起彼伏,仿佛重新唤醒了土地沉睡的脉搏。插花庙村前那几棵老杨树,虽然枝叶稀疏,却在烈日下依旧挺立着筋骨——如同这食堂里升腾的烟火,成为大旱时节里一种无声而坚韧的诺言。

饭菜暖胃,饭香入心。这方寸食堂,这朴素的一餐一饭,竟成了焦渴大地上汩汩涌动的精神泉水。它映照出人间烟火最本真的光:当人们共担风雨,那汇聚一堂的饭香与笑语,便足以在滚烫的土地上蒸腾起彼此守望的云霓;这方寸之地升腾的烟火,正是令干裂大地重新呼吸的生命气息。(通讯员:孟涛)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