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辖区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期,信阳市新县新集街道落实三项举措,进一步加强对辖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全面提升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抓认识,压实管理责任。组织街道市场监管所、21个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召开工作推进会,并邀请新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股室负责人针对食品、药品、农村聚餐活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等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督促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全面做好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行为,推动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监管局面。
抓巡查,强化日常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检查频次,在农贸市场、景区景点、学校食堂及周边、农村等重要地点,针对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食品、餐饮服务质量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加强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本月以来,已排查各类食品经营场所57家,共排查隐患6条,移交虚假宣传引诱老年人消费线索1条。各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发挥好“网格”前哨作用,不定期对辖区的商场和食品店进行隐患排查,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并督促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设备设施操作、原材料进货查验和食品储存等各项规章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抓宣传,加强源头预防。结合走村入户、“民声夜话”等与群众密切接触的机会,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七进”系列科普宣传活动,鼓励社会监督和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情况,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及时告知举办者和承办者要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负责,履行报告义务,做好相关备案上报工作,确保农村聚餐食品安全。(通讯员:梁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