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了结核杆菌,这才让这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健康杀手”逐渐现形。让我们从容面对结核病,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入围全球十大死因的单一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3年全球有108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并有125万人因此死亡,结核病已超越新冠肺炎,重返全球单一传染病死因首位。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能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被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一般为37~38℃之间,多为午后低热)、咯血(自少量至大咯血)、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病程长的人会消瘦,病变严重的可导致呼吸困难,女性患者会月经不调。
2、哪些人容易患上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各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
3、结核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结核病与其他传染病有所不同。感染结核病后,大约5%到10%的感染者可能在两年内发病,尤其是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除了上述人群之外,还有大约5%到10%的感染者可能会终身携带病菌,直到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结核病感染风险,保障自身和他人健康。因此,建议大家做到3点:
一、平时防护要做好
出门坐公交、地铁这种人多拥挤的地方,戴上口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把可能沾上的结核菌统统“赶跑”。家里也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别给结核菌“安营扎寨”的机会。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口鼻,痰液吐入带盖痰盂或密封袋;居家患者分室居住,常通风、戴口罩。
二、增强免疫力是王道
免疫力就是咱身体的“防御部队”,得把它壮大起来。平时别老点外卖吃垃圾食品了,自己动手做做饭,多吃点有营养的,像鸡肉、鱼肉、各种蔬菜水果,给身体补充“弹药”。晚上别熬夜追剧、打游戏,早睡早起,让身体各器官都能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有空就去公园跑跑步、爬爬山,运动起来增强免疫力。
三、关注症状早发现
要是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者痰里带血,可别不当回事,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赶紧去医院检查。还有,如果老是感觉乏力、盗汗,晚上睡觉出好多汗,把衣服都湿透了,体重还莫名其妙地下降,这些都得警惕,说不定结核菌就在身体里捣乱。(河南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段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