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创新肿瘤学教学模式:MDT联合“PCE”教学法助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发表时间 2025-03-13 11:10   阅读 86072

郑州大学一项教学改革项目《MDT模式下“PCE”联合教学法在肿瘤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肿瘤学专业期刊教学研究栏目,为肿瘤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从“单向灌输”到“多学科实战”

肿瘤学作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知识更新快、诊疗技术发展迅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求。针对这一挑战,该项目提出联合教学法,将多学科诊疗(MDT)与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基于案例学习(CBL)教学法和基于证据学习(EBL)教学法3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形成“学生为主体、问题为驱动、临床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模式。

项目实施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真实肿瘤病例的MDT讨论,涵盖肿瘤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视角。通过课前病例分析、文献检索、课堂汇报及跨学科教师团队现场答疑,学生不仅掌握了肿瘤诊疗规范,还培养了临床思维、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考核发现采取联合教学法的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明显提升。

从“纸上谈兵”到“临床战场”

“过去学肿瘤总觉得知识点零散,现在通过参与MDT讨论,我真正理解了多学科协作的意义,也学会了用循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表示。项目负责人介绍,新模式通过“真实病例导入—问题驱动学习—多学科协作实践”的闭环设计,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此外,教学中引入最新诊疗指南和科研进展,鼓励学生追踪学科前沿,参与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

从“教学创新”到“行业标杆”

目前,该教学模式已在郑州大学部分学生中进行试点教学,未来计划推广至全校。项目负责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张伟杰教授表示,下一步将优化课程设计,增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靶向治疗等前沿内容,并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MDT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沉浸感。

“医学教育必须与临床实践同频共振,MDT+PCE模式不仅培养‘会看病’的医生,更塑造‘懂协作、善创新’的医学领军者。”张伟杰教授强调。这一成果的推广,有望为我国肿瘤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