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东皇:盛夏浇地忙 汗水育丰仓
发表时间 2025-07-17 16:10   阅读 85780

“你看,浇了水的花生苗和不浇水的就是不一样。”7月16日下午,在平舆县东皇街道小陈社区蔡庄村,看着花生地里喷洒装备不停运转,细密的水珠从喷头均匀地挥洒出来,显得秧苗愈发青翠,村民老蔡笑呵呵地说,“气温太高了,再好的秧苗缺水也扛不住。还好,村里机井维修得及时,没耽误浇地。”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东皇街道的田野间却涌动着别样的忙碌。连日来,农户们抢抓农时,全力投入到农田灌溉工作中,田间地头水泵轰鸣、水流潺潺,奏响了一曲抗旱保收的“盛夏交响曲”。

走进东皇街道的田间地头,只见一眼眼机井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庄稼地间,清澈的水流顺着管道缓缓渗入土壤,滋润着干旱的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农户们有的在调试水泵,有的在铺设管道,有的则手持水管为秧苗“解渴”,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这几天温度高、降水少,庄稼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可不能耽误。”正在忙着维修机井的小陈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梦礼等人不时抹着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现在灌溉设备方便,接上水管就能浇,只要水能跟上,今年的收成肯定错不了。”

“这几天,各社区机井满负荷运转,日灌溉农田可达1万余亩,平均每5天可浇灌一遍。”据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帅介绍,连日的极端高温天气给奔波在抗旱一线的农田水利设施“一长两员”带来了严峻“烤”验,他们日夜守护着遍布全街道的583眼机井,保障了辖区内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据了解,东皇街道现有耕地5万多亩,主要以种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以及白芝麻、生姜等经济作物为主,盛夏高温少雨天气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为保障农业生产,各社区积极组织农户利用抽水泵、灌溉机等设备,采取滴灌、喷灌等多种方式进行灌溉,确保每一寸农田都能喝上“救命水”。

目前,东皇街道的农田灌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充足的水分让田间的庄稼重新焕发生机,一片片嫩绿的叶片舒展挺拔,为秋日的丰收积蓄着力量。这忙碌的身影、涌动的水流,不仅是农户们对土地的深情耕耘,更是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图景。(通讯员:贺志勇)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