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洛阳市宜阳县柳泉镇持续以“党建引领共商,群众参与共建,和美乡村共享”的党建理念为核心,依托“五基四化”路径与16个专项行动,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稳步前行,让党建品牌成为破解基层难题、惠及民生福祉的“金钥匙”。
党建引领共商:把准治理“方向盘”,难题在协商中破解。
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与“主心骨”,柳泉以党建引领为关键,围绕“五星”支部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乡里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构建系统化多元共商机制。村党支部主动牵头,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将议事平台延伸至群众生活场景——推进“五星”支部创建时,按“星”成立专班、制定保障措施,结合各村实际精准施策;整治软弱涣散村时,针对上于村、黑沟村服务短板,通过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恳谈会,共商特色产业发展与民生工程推进方案;建设乡里中心时,聚焦群众需求分类打造辐射带动型、基本功能完善型、托底保障型三类中心,柳泉村乡里中心更是通过协商引入瑜伽班、理疗康养室等市场主体,实现服务优化。
在共商过程中,党组织牢牢把握方向、统筹大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避免“一言堂”式决策。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还是镇域龙头企业服务方案,均以群众诉求与乡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倾听村干部、党员、村民、乡贤等各方意见,让每一项决策都贴合实际、反映民意,为基层治理筑牢共识基础。
群众参与共建:激活治理“源动力”,合力在行动中凝聚。
“共建”的核心在于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柳泉以“1223”党建工作模式为纽带,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旧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在产业发展中,党员带头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建成9000亩高标准农田与5000亩麦椒产业;在基础设施完善中,柳泉、贺沟、上于等村党员率先捐资,带动群众自发捐资280余万元,修复拓宽道路24.7公里、安装路灯1187盏;在平安建设中,党员下沉81个网格,参与安全隐患排查与矛盾纠纷化解,1700余名党员通过“4+X”主题党日活动践诺担当。
同时,柳泉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理事会、“三自”组织等基层载体,降低群众参与门槛。全镇建立302个群众“三自”组织,引导群众参与矛盾调解、文化建设、环境整治等事务;连续三年举办“柳营泉声”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文化共建中增强归属感;今年累计组织1600余名村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推动群众以技能参与乡村发展,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建格局,为基层治理注入持续动能。
和美乡村共享:画好治理“同心圆”,福祉在发展中落地。
共商聚共识,共建出实效,最终的落脚点是“共享”。如今的柳泉,群众共享的是更优质的人居环境——乡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生活场景更宜居舒适;共享的是更坚实的发展红利——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共享的是更暖心的公共服务——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邻里关系更和谐,基层服务的便捷性与温度显著增强。
这种“共享”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富足,更涵盖精神层面的满足。在“党建引领共商,群众参与共建”的过程中,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提升,“和美”成为柳泉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与幸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