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作家芷兰携新书《温情与敬意》与读者畅谈文学与历史
发表时间 2025-08-05 17:21   阅读 74833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近日,周口知名青年作家芷兰历史散文集《温情与敬意》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出版。8月3日,在周口市新华书店,芷兰携该书与读者见面。该书以散文的笔法一改“历史的严肃”,用温情而明快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华五千多年历史长河,把历史的恢宏叙事融入文学创作之中,让读者形象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血脉,深受读者欢迎。

散文集《温情与敬意》聚焦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人物,内容共分为“青史如鉴”“往圣先贤”“人间清欢”“枕上诗书”四辑。在谈到该书书名时,芷兰说:“《温情与敬意》这个书名出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以‘温情与敬意’为书名,温情是姿态和文字,敬意是历史及人物。”

芷兰是一位历史文化深度研读者,《二十四史》《清史稿》是她最爱读的书籍。她将史料作为文学表达的有机部分,兼顾语言节奏与情感体验,不仅保持了散文书写的灵动与个性,也增强了内容的厚重感与层次感。当跟随她的笔触读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如范仲淹、岳飞时,就可以想象在花洲书院,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浓烈的家国情怀;更可以想象民族英雄岳飞在北伐之时发出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报国之志。

“历史题材的写作,从来都不是为了单纯地还原历史现场,而是以古为鉴,古为今用。”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主任,周口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任动说,“在这部散文集里,作者将自身的学养品格呈现在历史的宏阔切面之中,以高超的文学叙事手法还原中国历史之中的代表人物,梳理数千年一脉相承民族精神品格,让历史更具当代价值。”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周口日报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周口市散文学会会长刘彦章在谈到他的阅读感受时说:“作者怀着崇高的敬意与渴慕,把中国历史自汉代以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代表着中华民族光明正大浩然正气的历史人物,以文学的手法集中展现,他们或是为民请命者,或是以身护法者,或是踏实肯干者,这些人是中华民族历史中永远闪烁的星辰,也是护佑中华民族跨越一切挑战坎坷最可宝贵的精神火种。”

刘彦章还表示,本书在反腐倡廉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当下,对于广大公务员群体,如何从历史清官廉吏中吸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从中华文化中吸取完善人格节操的智慧与能量,践行“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并做到“知行合一”,极具启发意义。(通讯员:黄佳 徐仕斌)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