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之窗:一场脑梗救治的生死时速
发表时间 2025-09-30 10:38   阅读 14643

2025年9月25日,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病房内,55岁的刘女士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最令人担忧的是,她的右侧视野一片黑暗——这是枕叶急性脑梗死的典型症状。“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脑病科主治医师韩小磊博士迅速做出判断。而这一切,始于两天前那个不寻常的夜间门诊。

夜间门诊:不放过任何预警

9月23日晚6点05分,早已过了下班时间,韩小磊仍在诊室值守。这是河南省中医院为方便上班族和急症患者开设的夜间门诊。一位朋友带着婆婆匆匆前来。患者下午曾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伴随恶心呕吐和四肢无力。尽管当时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韩小磊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坚持患者必须住院观察,排除急性脑血管病风险。随后的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患者不仅有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还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一场健康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4.5小时黄金窗内的生死救援

9月25日早晨,患者病情骤然加重,出现典型的视野偏盲,提示大脑视觉中枢受损。韩小磊团队迅速行动,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排除禁忌——所有步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立即溶栓”!韩小磊果断决策。从确诊到用药,医护团队争分夺秒。上午9点40分,溶栓药物缓缓注入患者体内。这是一场与未知的较量,考验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医生对病情的精准把握。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药效发挥,患者眼前的黑暗逐渐褪去,反应能力也恢复正常。那扇几乎关闭的“心灵之窗”,被重新点亮。

一次救治,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

这次成功救治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也是河南省中医院整体医疗体系改革的生动体现。在院领导推动下,夜间门诊等便民服务陆续落地;门诊办不断优化流程,提升就医效率;脑病诊疗中心在刘志华教授带领下,已覆盖医院三大院区,形成六大科室、十八个亚专科的完善体系,正朝着“科室有特色,人人有专长”的方向深入发展,成为中原地区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平台。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