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浚县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实现了各领域改革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显著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尤其在畜禽育种领域,因我国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导致行业种群生产性能不高、产品种类单一,核心种源“卡脖子”难题亟待攻克。浚县围绕服务保障、育种创新、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创新“三链”同构模式,全力推进畜禽种业种质高质量发展,打造畜禽种业“芯”高地。
高质量做优服务链
浚县坚持高位推进、全域谋划,成立了畜禽良种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畜禽种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制定种业发展规划,统筹全县畜禽良种场开展工作。
建立“1+1+3”服务体系,即科学编制1个规划——《浚县畜禽良种发展规划》,明确种业发展方向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成立1个育种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畜禽种业发展;建立3支服务队伍,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建立种业发展专家服务团,整合县农业农村局高级职称畜牧专业人员建立专业技术服务队,组织镇(街道)防疫检验员建立技术服务组,全链条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指导、精准防疫等系列服务。
高水平选育创“芯”链
浚县精准定位高端种业研发,立足本地种业优势,锚定猪、羊两个主攻方向,通过引进国际优质种源和一流育种技术,开展校企联合攻关,着力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
在生猪育种方面,河南省谊发牧业与法国、德国的国际种业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九段选育”流程和模式,应用国际先进智能饲养管理技术和装备,实现种猪育种过程和种猪、精液产品的品质把控,已选育出具有优良特质的谊发系种猪,年可出栏高端种猪12万头、无特定病原高品质种猪常温和冷冻精液260万剂。
在肉羊育种方面,浚县鑫林牧业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联合成立肉羊项目课题组,由河南牧业学院权凯博士牵头,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杂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培育出全国首个多胎肉羊新品种“黄淮肉羊”。
高标准建设供应链
采取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浚县持续加大标准化二代繁育场建设力度,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浚县已拥有种畜禽场1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9个。年出栏高端种猪12万头、无特定病原高品质种猪精液260万剂,种猪基因年可辐射商品猪6000万头,占全国生猪产能的十分之一。“黄淮肉羊”新品种已改良地方肉羊品种53.6万只,新品种肉羊产量121万只,增收6.5亿元。
目前,浚县已拥有全国唯一“双国字”号种公猪站、首家中德猪业国际合作项目示范企业,国家级种猪育种和基因交流平台、生猪核心育种场、动物疫病净化场,河南省生猪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神农种业实验室鹤壁中试基地——种猪基地,高端种猪年销售收入2.6亿元,浚县“豫农黑猪”新品种在生猪育种上走在全国前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浚县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支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引领种业企业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随着谊发牧业小河育种场、种公猪站建设项目、“黄淮肉羊”原种场扩建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着手打造一批国家级“种子选手”,以强有力的措施构筑起种业集群“芯”高地。 (葛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