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秋光好,研学新程追梦跑。10月29日上午,平舆县金沙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热闹开营,平舆思源实验学校的师生们作为首批体验团队,踏着晨光开启了一场“踏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文化”的一日研学之旅,让红色记忆在行走中鲜活,让实践能力在体验中生长。

汝河边,刘邓大军渡河广场,红旗飘扬,掌声阵阵。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基地正式拉开开营帷幕,为这个寓意“久久安康”的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青春实践的亮色。这也意味着经过一整年的精心建设,金沙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终于正式扬帆启航,同时为国家3A级景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沙湾多样性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宣誓,授旗,开营。”简短的仪式后,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学生代表接过队旗,迅速调整队列,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始“重走长征路”“飞夺泸定桥”,让学生们在实地体验中感悟和传承长征精神,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尤其是走到刘邓大军渡河处,同学们驻足凝视刘邓大军渡河处纪念碑,听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壮举,不少学生悄悄握紧了拳头,“原来课本里的‘英雄’,真的用生命为我们铺好了路!”

“哇!原来这么多毛主席像章是我们学校翟校长收藏和捐赠的,太了不起了!”在西洋店红色文化传承馆,看着墙上由毛主席像章拼成的“巨幅”中国地图,同学们不由发出阵阵感叹,对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翟春峰敬佩不已。传承馆内,一份份泛黄的史料,一件件旧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让大家瞬间“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德育”课堂中感悟初心,在革命历史中筑牢信念根基,在本土革命故事中思考“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转眼间,“能量”补给时间到了,餐厅里飘着饭菜香。同学们有序取餐,看着餐盘里的饭菜,想起在红色馆里听到的“啃树皮、咽草根”的艰苦岁月,纷纷自发践行“光盘行动”,感叹,“今天才懂‘粒粒皆辛苦’不是口号,是先烈们都没机会好好吃的一顿饱饭!”短暂的休整后,大家又满血复活,期待着下午的实践体验。
“非遗传承”“竹竿舞”等环节,同学们分组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活化“非遗”技艺,延续文化根脉,在动感协作中强健体魄,培养节奏感与团队精神,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这趟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出行,更是一场刻在心里的成长课。”一位同学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闭营仪式后,在把成长故事带回家傍晚的车厢里,同学们不再像来时那样喧闹,静思研学感悟,总结收获,迫不及待想讲给爸爸妈妈听。
“金沙湾,一个让人来了就忘不掉的地方。”平舆县金沙湾风景区农业生态观光园是集成和合(河荷)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康养文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秉持“旅游养生、养生旅游”的理念,已规划建设景点43处,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区、老湾书院区、月色荷塘区、绿色景林区、水上游乐区、红色印记区、汝河故道风光带等。景区驻地西洋潭村是一个兼具红色、绿色、古色、土色资源于一体的村落。金沙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依托景区,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研学课程,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基础。

据悉,开营后基地将陆续接待全县中小学研学团队,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式学习”的模式,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助力平舆县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通讯员:贺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