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场白事,席面摆三四场,香烟散一盒接一盒,主家累得脱层皮,亲戚跟着掏空钱包;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把关’,仪式简了、花费降了,但情分一点没少!”10月21日,平舆县老王岗乡兴旺店村村民王文化谈起村里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今年以来,兴旺店村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通过制度约束、宣传引导、典型带动,让移风易俗从“口号”变成“行动”,从“新事”变为“常事”,为传统村落吹来阵阵文明新风。
理事会“搭台”:规矩立起来,流程有章法
兴旺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人情大村”——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婚丧嫁娶动辄几十桌酒席,彩礼、随礼金额逐年攀升,“人情债”成了村民的隐形负担。今年年初,在老王岗乡党委指导下,村“两委”牵头成立新一届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李团结担任理事长,吸纳老党员、退休教师、乡贤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共9人加入,制定《兴旺店村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有关事项倡导性标准》,将移风易俗“软要求”转化为“硬规矩”。
宣传“接地气”:思想转过来,新风入人心
“各位乡亲听我言,移风易俗好处多;红白喜事简办好,铺张浪费要不得……”为打破陈规陋习的思想“惯性”,兴旺店村打出“线上+线下”组合拳——线上通过村民微信群转发移风易俗短视频;线下通过“大喇叭”、文化墙、宣传栏普及新规,组织文艺队编排节目,在节假日和集会时演出。
服务“跟得上”:帮办解难题,群众得实惠
“光靠‘堵’不行,还要‘疏’——理事会不仅要管规矩,更要做好服务。”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理事长李团结介绍,村里整合农家书屋和文化大舞台、文化广场,改造为“移风易俗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音响、桌椅等设备;组织志愿者成立“帮办队”,为红白事提供从流程策划到现场协调的全程服务。
如今,走在兴旺店村,少了大操大办的喧嚣,多了勤俭节约的共识;少了人情往来的负担,多了邻里互助的温暖。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乡村实践”,正悄然改变着这个村庄的精神气质。(通讯员:曹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