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今天天冷,快进屋喝点热水,坐着歇一会儿。”平舆县清河街道张楼社区的干部张群锋站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口,热情地招呼着路过的环卫工人。这样温暖的场景,在张楼社区已不鲜见。

张楼社区地处平舆县城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外来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近十万。人气旺盛,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治理难题,清河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五基四化”工作要求,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将社区细分为“小微网格”与“专属网格”,推动党组织和工作进网格、入楼栋、覆盖到户,构建起“大网格带小网格、‘多格合一’”的标准化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优配强“党小组长+物业经理”双牵头机制,整合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规范履职、快速响应的网格治理队伍。
为适应城区发展的新态势,清河街道在各城市社区建设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幼儿托管课堂、手机免费充电、免费打印复印等功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服务到家门,暖心到人心”。
治理不止于服务,更在于机制创新。街道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搭建张楼社区智慧管控平台,推动基层治理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迈进。该模式在疫情防控、人口普查、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2025年以来,各社区通过网格主动发现、及时上报、联动处置,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件,信访量同比下降35%。街道同步健全“受理—转办—反馈—回访”闭环机制,构建“三调联动”矛盾化解体系,配备专兼职调解员50余名。2024年累计排查化解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8%,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从一个人性化的招呼,到一套系统化的机制;从一个社区的探索,到整个街道的实践——清河街道正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与扎实高效的治理,书写着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的生动答卷。(通讯员:位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