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阳市淮滨县司法局滨湖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因房屋排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有效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区和谐。该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运用相关法条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辖区居民陈某某因邻居吕某某改建房屋下水管道,导致屋顶积水流向自家房屋,造成室内漏水,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关系逐渐紧张。陈某某遂向滨湖街道调委会求助。 接到申请后,调委会第一时间指派人民调解员赴现场实地勘查,查明漏水原因。随后,组织双方至滨湖司法所进行调解。调解初期,当事人情绪激动,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调解员注意到,由于自建房建筑风格与结构存在差异,部分居民对排水设施进行自行改造,却因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易引发相邻纠纷。针对该情况,调解员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向双方耐心阐释相关法条。
经过调解员深入浅出的法律讲解和情理沟通,吕某某认识到自身改建行为对邻居造成的影响,当场表示愿意主动修复屋顶并采取防水措施,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此次调解不仅快速化解了矛盾,也增强了居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认知。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非遥不可及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规则守护者,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滨湖司法所表示,将继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与基层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基层治理法治防线。(通讯员: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