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七月,眼下正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规模种植、特色种植、生态种植、链条种植的大美田园风光在正阳县皮店乡等沿淮乡镇随处可见。日前,走进位于正阳县皮店乡辖区的丰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花生等农作物郁郁葱葱,务工群众及时喷洒高效农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合作社一有活儿,合作社负责人就会喊我们过来干活。我们虽说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好找工作了,可在农村干了几十年,打药、拔草、收割这样的农活还是小菜一碟的!”在合作社承包的土地里喷洒农药的脱贫户、老年人等当地群众一边动作熟练地忙碌,一边爽朗地笑着说道。
“我们从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助农带贫、项目申请、政策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积极组织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参观见学、资质考取等活动,做好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餐饮、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皮店乡‘特色种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人陈凤普介绍。
依托淮河这一天然自然资源优势,该合作社在承包土地后对承包土地进行大面积整治,疏通农田的排水、灌溉系统,搞好土壤墒情测量酸碱度平衡等情况,在合作农资加工生产企业的全力支持下大规模种植优质品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农田管理,邀请科研院校专家、业务部门技术员、农资企业技术员等人来实地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与测苗、测产作业,并借助大型农机、无人机、植保机等机械进一步提高农田科学管理的效率,在科学技术和专业机械的支持下让“特色种植”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小田”变“大田”,变的不只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变的还有农业种植、管理模式。在该合作社的积极带动下,合作社及周边乡村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品种、优质肥料,并和市场经营主体加强业务合作,用不断延伸和拓展起来的种植产业链唱响乡村地区的“致富歌”。
“特色种植”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相关市场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下一步,该家庭农场将进一步加强与特色种植产业链息息相关的市场经营主体的业务合作,申请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聘请更多群众在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务工,尝试和推广更多、更好的农业种植技术,让沿淮地区的“致富良田”更加助农增产增收。(通讯员:刘军舰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