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陪同参观见学,还是觉得家庭农场是农家致富的好榜样,和家人商量好了,我们就在家门口创建成立家庭农场,先搞特色种植,再搞特色养殖,以后有条件了再搞农产品初加工……”日前,在正阳县的一次农业观摩活动上,在外地打拼多年、曾从事过蘑菇种植的“乡村达人”江同意看到正阳县近年来涌现出来如此多的好农场,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笑着说道。
当年,江同意和妻子在家里承包了附近村民的土地,种植了蘑菇、平菇等菌种。靠着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和刻苦钻研的实践,江同意夫妇学习和总结了科学种田和蘑菇种植的“土方法”,顺利实现农田增收和蘑菇致富,成功攫取靠创业致富的“第一桶金”。
后来,随着很多村民在农闲时间纷纷南下务工“淘金”,江同意把家里的“二亩三分地”交给妻子后,毅然决然地也踏上了南下“掘金”的“致富路”。由于他头脑灵活、干活实在、适应能力强等,南下务工的这几年,江同意不仅挣得了“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等“不少桶金”,给家里新盖了漂漂亮亮的楼房,买了轿车和农用车辆,还大开眼界,学到了新技术,接触了不少行业“翘楚”,更在各种观摩活动中看到了很多新东西、新产品,内心深处萌发了想“二次创业”的冲动。
说干就干,而且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只是想想而已。去年底,江同意夫妇又种植了不少蘑菇袋,精心管理,趁着双节期间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这些年,江同意的家人在农闲时间还精心打理好了家里承包的土地,又主动报名参加县里、乡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外出观摩等活动,在农忙时间和农闲期间外出务工后经常挣满“一腰包”的江同意一起迅速完成农作物的抢种、抢收,用自家的大型农机和联系农机主动帮助周边地区的脱贫户、老年人等村民干农活,既和江同义一样也成了经验丰富、致富有道的“土专家”,又在当地有着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大好人”。
像江同意夫妇成立家庭农场后依然一如既往地积极带动当地村民通过抢种抢收、就近务工、机械化耕作、科学化管理等在家门口撑好了一把把“致富伞”的家庭农场,在正阳县还有不少。他们抢抓机遇,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合作,积极尝试和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农田管理新模式,带领更多村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正阳县鼓励有条件的群众积极创建家庭农场,并在政策支持、项目落地、农机补贴、基地完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已有上千个家庭农场,还涌现出来黄磊家庭农场、广超家庭农场等不少示范家庭农场,更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通讯员:曹虹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