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栾川石宝社区位于石庙镇镇区,辖区面积 6.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9人。该社区下辖3个小区,拥有多样化的居民形态,包括易地搬迁、水库搬迁、尾矿库搬迁、外来人口等。这种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和复杂的人员结构导致居民需求复杂多样,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石宝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精细化治理模式。该模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强化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一、党建引领,下好优化治理体系“先手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全面强基固本,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持续完善“包村网格干部+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党建网络体系。社区划分为3个网格,配备分包网格干部3人,网格长3人、专职网格员4人,兼职网格员(楼栋长)26人,志愿者53人。二是选优配强网格队伍。社区建立了网格工作队伍,将居民党员、大学生、退休干部等多方力量纳入其中。同时,社区制定了详细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责任清单,明确各项职责,包括定期入户走访巡查、定期更新上报数据、定期分析问题并提出研判意见等工作制度。三是优化治理平台。运用社区党群协商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网格议事委员会等协商形式,搭建居民协商议事平台,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方联动,打好汇聚治理力量“组合拳”。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各方面、各层级、各领域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一是发挥楼栋长“链接”作用。社区采取居民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26名楼栋长参与社区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纠纷调解等工作,向上对接社区资源,向下团结居民群众,发挥其“链接”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二是发挥志愿者“增温”作用。依托乡里中心,从健全队伍体系、丰富实践载体等方面入手,将“五老”人员、热心群众等纳入志愿者队伍,成立“热心便民服务队”“孝老爱亲服务队”“爱心抚幼服务队”“舒心环境美化服务队”“矛盾调解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次。
三、完善机制,绘好提升治理效能“新图景”。用活用好微治理工作法,从细处着手、从微处发力,以机制健全保证民生服务无缝隙、网格治理无盲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一是完善协商议事机制破难题。深化“微协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3个社区建立小区业主微信群26个,在群内收集社情民意,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网络反映诉求、提出建议等,做到群众诉求“一键提交”,社区“即领即办”。以楼栋、网格为单位开展“微协商”,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共同协商解决。今年以来,先后解决楼道卫生、飞线充电、停车难等微议题32件,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二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促和谐。做细“微服务”,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持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精心打造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地等,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聚焦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精准定位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生活“小急难”问题,细化生活照料、心理关爱、文化娱乐等“小而实”服务内容,以“微服务”为抓手,通过主动对接、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等灵活形式开展服务。积极探索“积分制”,设置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活动、文化活动、弘扬正能量等4类15项积分项目和11项减分项目,以户为单位发放积分超市存折,建立家庭专属的“积分档案”,充分调动辖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照护独居老人、看守留守儿童、代购代办等各项微服务60次,受众260余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三是完善作用发挥机制扬正气。树立“微榜样”,坚持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为弘扬新风气、传播正能量,发挥身边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将热心楼栋长、社区群众、普通志愿者等的先进事迹,用榜样展示台的形式进行展示,让榜样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让先进事迹更富有感染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尚,营造“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浓厚宣传氛围,让小区群众学有榜样、学有方向、学有目标。通过以“微榜样”凝聚“大共识”,目前,志愿者服务队伍规模已达到53人,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通讯员:潘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