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豫南地,四月果茶满枝香。” 眼下,平舆县高杨店镇洼李村的 150 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又迎来了采茶季。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村落,正借助一种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 --文冠果,实现从“深闺珍木”到“致富密码”的华丽转身,构建起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4 月 9 日下午,踏入洼李村,一股浓郁的草本香气就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文冠果树长势喜人,红色花蕊点缀在洁白的花朵之间,显得娇艳欲滴。在一米多高的文冠果树旁,几名村民正熟练地采摘着嫩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河南省兆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合伟介绍,文冠果可谓浑身是宝。其叶与花可制成香茗,每年四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景致美不胜收;果实八月便可采收,果仁可用于榨油。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合伟结识了文冠果,通过朋友介绍和查阅资料,他发现了文冠果的巨大价值。随后,他多次前往河北、山西等地实地考察,结合洼李村的土壤特点,认定在这里种植文冠果前景广阔,毅然在村里流转了150亩土地开启种植之路。
据介绍,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洼李村坚持党建引领,以 “三园” 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聚焦 “一村一品”,采取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动文冠果种植。这一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正在基地采摘嫩芽的村民李鲜平笑着说:“清明节前后,文冠果就开始采茶了。我们家里有老人小孩走不开,每天能采十来斤,挣个百十块钱,挺满足的。”
近年来,洼李村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现代化农林发展新模式,以文冠果种植为核心,逐步构建起集农、林业种植示范、产品深加工、销售以及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种植基地已初见成效,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成为乡村生态观光的新亮点。
平舆县高杨店镇副镇长刘乐表示,未来,镇里将依托现有的种植基地,积极与北京林业大学、黄淮学院等高校展开合作,深入发展文冠果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从繁花似锦的 “文冠花海”,到香气袭人的 “文冠果茶”,再到硕果累累的 “文冠丰收”,洼李村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富民增收的目标迈进,让文冠果这一特色产业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时代芬芳。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洼李村凭借文冠果种植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不仅让村民的 “钱袋子” 鼓了起来,也让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洼李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文冠果产业也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发光发热。(通讯员:刘鑫 刘二奇 代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