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叫河镇:以“三清两建”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长卷
发表时间 2024-11-28 15:23   阅读 86227

“十年来新政村没有出现过上访事件,但这并不代表村里没有事,相反越是偏远的村越是事多,但是村党支部能够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化解。”栾川县叫河镇新政村党支部书记刘玉贤这样说。

新政村位于栾川县西北部,和卢氏县相邻,距叫河镇16公里。全村辖6个居民组,153户,543人。全村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亩,林坡面积8800亩,洛阳市栾川县主要河流淯河水穿村而过,经三门峡市卢氏县汇入丹江水库。连接东坡村和新政村的主要道路——东新路穿行而过,群众收入大都来自外出务工和中药材种植产业,全村主干道通水泥路面,农产品以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山茱萸、连翘、猪苓、天麻等为主。过去村里耕地少、粮食作物单一、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薄弱。

在“三清两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新政村充分贯彻落实叫河镇党政领导班子及平安建设办、司法所关于“三清两建”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尊重本村客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合作共赢,以“三清”夯实乡风民俗基础底层,以“两建”树牢精神文明示范引领。

成立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自2021年洛阳市委决定开展“三清两建”乡村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领导,上下联动、凝聚合力、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推动全市上下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三清两建”工作开展之初,县、乡镇工作组正式进入村(社区)工作,同时成立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包村(社区)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清两建”工作专班,确保“三清两建”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

严格落实行动,积极作为、治理有效。脱贫攻坚之后,为了使资产发挥效益,叫河镇新政村不等不靠、积极奉献、主动作为。依据淯河水优越地理优势,连年来村委班子多方争取资金来完善村庄民生基础设施:投入450余万元完成村组道路12公里和4.5公里联户道路建设;投入50余万元实施全村饮水工程,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投入200余万元完善村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了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50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100平方米、7000平方米休闲广场、路灯、便民舞台等。通过连年来的不断努力,使村民感到了温暖,缩小了边缘村和其他村的差距。

叫河镇深入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推动集体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以清“村霸”为着力点,加强普法宣传,倡导树农村文明新风,确保新农村和谐稳定。

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引领、安居乐业。近几年,新政村党支部认真落实“河洛党建计划”,以“四治并进”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发展。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党建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村委党支部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四治”并进,并结合实际情况、真心为民服务,以党员干部的诚心换取群众的真心,坚决维护好党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不断增强党和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叫河镇在全体党员会议、“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等活动中,统一思想、千方百计、积极渗透、凝心聚力、深化开展。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倡议书、悬挂条幅、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凝聚共识,营造“三清两建”专项行动良好氛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定期按时开展活动、丰富底蕴内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凝心铸魂。

目前,叫河镇人民政府立足生态和地理区位优势,通过清资产、拓市场、建组织等措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有效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了贫困村落到美丽乡村的蝶变。尤其是随着“三清两建”工作的纵深推进,为叫河镇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叫河镇将更好通过学习借鉴全国各地“枫桥经验”,注重发挥党员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群众利益延伸到哪里,自治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时刻听党指挥、练就过硬本领、协同联合各方,深入贯彻市委“151工程”指示,用好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四不两直”制度,与新形势下的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工作、法治政府创建工作相结合,通过新媒体、新平台客户端与新农村客观实际情况相适应、相关联、相融合,落实开展好新一轮“三清两建”专项行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潘振宇)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