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做实每一件“小事” 绘就社区和谐大“画卷”
发表时间 2024-07-29 11:41   阅读 87700

“来来来,大热天,先坐下消消气儿再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搁不住大动肝火……”周口市商水县某辖区大李村两家村民因雨后排水问题发生争执,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徐新爱立马赶过去,将二人请到警务室,送上凉开水,一番劝说后,两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不妥之处,相互道了歉。看到这一幕,徐新爱感到很欣慰。

她叫徐新爱,是商水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的一位社区民警。今年52岁的徐新爱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一干就是32年,不但见证着商水这座城市的发展,也在岁月变迁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平安守护者。她曾被授予“三八”红旗手、优秀社区民警、反恐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化干戈为玉帛,当好群众的“调解员”

去年9月的一天晚上,徐新爱在辖区入户走访时,发现两个家庭因噪音影响休息而大动干戈。一家的孩子上高中需要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而另一家的孩子小,时常会扔玩具闹腾,两家多次协商未果,从而矛盾激化。得知情况后,徐新爱立即赶了过去,稳定双方情绪,组织双方坐到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化解双方矛盾,最终让两家人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矛盾迎刃而解。“当时都在气头上所以比较冲动,经过讲解,他们很快冷静下来,”徐新爱说,看到双方态度有所缓解,就赶紧递上茶水,再从远亲不如近邻的角度疏通双方情绪,最终他们握手言和。

“沉浸式”反诈 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徐警官,我爱人好像遭遇诈骗了,麻烦你来劝劝他,我说他不听!”今年6月的一天,徐新爱在值班巡逻时接到辖区居民王女士的求助电话。接报后,徐新爱立即骑上电动车抄近路赶往王女士家。

据了解,王女士的爱人在网上加了一个刷单群,觉得自己找到一个挣钱的门路,就按照群里指引开始做起了刷单“业务”。天上不会掉馅饼,王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又劝不住爱人,就给民警打电话了。“我赶到时,他正准备操作一个上万元的单。”徐新爱即刻引导王女士爱人停下手中操作,并把近期发生的此类案例一个一个给他讲,拆解骗子的诈骗手法,把随身携带的反诈宣传手册送上,让王女士的爱人详细了解刷单诈骗的套路。“得亏你们来了,要不真被骗惨了!”王女士爱人如梦初醒。

针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态势,为了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徐新爱结合辖区特点,有针对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老年人、学生群体、务工人员等分类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宣传。比如,小区门口的小喇叭宣传、健身器旁聚会普法、微信群的反诈小知识等。仅去年以来,徐新爱在社区范围内已召开反诈宣传四十余场,精准反诈劝阻6余人,及时止损17余万元。

清除隐患 扎好辖区安全的“铁篱笆”

徐新爱说,只要有电信诈骗案件,她的反诈宣传就不会停,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每一个可能被迷惑的群众。

针对辖区周围学校的实际情况,徐新爱每月都要对辖区内幼儿园、午托部、校外培训机构的安全措施落实、消防设施配备、安保器材、安全通道等人防、物防、技防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校园负责人,并每天督促整改,将“护校安园”行动落到实处。为增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徐新爱走进校园,进行安全宣讲,把安全防范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业余时间,徐新爱爱好绘画以放松身心。“每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只要拿起纸笔,心情很快就能平复下来,愉悦感随之而来。”徐新爱说。她看似柔弱但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认真劲儿,除了敬业的精神,她还有横溢的才华,这就是商水县公安局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通讯员:许艳灵)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