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传统手工艺 醋香飘四方
发表时间 2024-07-24 11:49   阅读 59101

7月19日,在正阳县古汉井醋业有限公司,酿醋师傅和工人们正忙着入料、装缸、测温、封缸等酿醋晒醋一派繁忙。

在酿制厂区,4口大蒸料锅内装上精心挑选后粉碎的麦粒,正在一锅锅地蒸煮小麦原料,另一边是一口口的大瓷缸整齐排列,一名工人手拿浓浆泵将蒸煮好的熟料输送缸内,10多名工人拿着工具搅缸降温,在工人的不断翻搅下,小麦发酵后散发出特有的一股股清香。

“在制醋过程中,首先是制曲,然后选料,选用我们基地种植的小麦,加工粉碎,蒸煮入缸……”62岁,制作食醋30多年的赵开松师傅说。正阳县古汉井伏陈醋为历史名醋,源于东汉,盛于明清。老厂坐落于正阳县王勿桥乡汉井街,原名“正阳县王勿桥汉井醋厂”。该醋以纯小麦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每年入伏时用祖传秘方制曲,经粉麦、煮料后装缸发酵,历经150天日晒夜露最终成醋。然后,撇醋、熬醋后入缸晒制1年,再入瓮陈酿窖藏3至5年方可上市销售。因该醋在三伏天制作,又经多年陈酿,故称“伏陈醋”。该公司生产的“漢井”牌伏陈醋入选第六批“河南老字号”称号。

“今年我们要酿制1000多缸,200多吨。”该公司负责人王娜说。他们生产的汉井伏陈醋沿袭古老的酿醋工艺,不用任何添加剂,完全是自然成醋,特别是由于秘不外传的制曲工艺,形成了汉井醋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汉井伏陈醋具有深褐晶透、清香厚醇、酸而微甜、营养丰富、久存不腐之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走进正阳县王勿桥醋业公司,醋香扑鼻而来,一口口醋缸整齐摆放在生产厂区,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原料蒸煮、熟料装缸等生产工序,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今年酿制食醋3000缸,约500吨。”该公司负责人刘鑫说,2024年,他们从7月4日开始酿醋,采取传统手工工艺,延续20多天,再过几天就制作完毕,每年初伏时装缸封坛是传统沿袭,再经过140余天的日晒夜露,到大雪节气起醋。

在王勿桥乡王勿桥社区的正阳县古井醋业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排一排的酿晒大缸整齐排列,有的被泥巴密封已经干硬、有的被篾制品盖子覆盖可随时掀开,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酿制食醋,空气中弥散着缕缕醋香味儿。

“我们社区今年酿制500缸伏陈醋,合100多吨。”社区负责人彭文强说,他们严格遵循传统酿造工艺,恪守时令节气,端午前后制曲,入伏装缸,严谨地传承着千年的酿醋技艺与匠心,酿造品质上乘的王勿桥伏陈醋。

近年来,正阳县始终坚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多元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围绕“一村一品一特色”,让传统醋业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如今,正阳县王勿桥社区不但“家家有醋缸,空中飘醋香”,还涌现出5家醋业有限公司、2家醋业专业合作社、1家醋厂,基本形成了全体村民参与食醋生产的浓厚氛围。(通讯员:李玉荣 余川)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