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强省,为文化强国贡献河南力量,河南大学专家团队对全省文旅发展做了系列研究。其中,洛阳老城区充分发挥老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洛八办、赵春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载体,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发展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为特征的新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在国内外持续叫响“汉服+洛邑古城”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古都文化体验区和国际新文旅目的地;坚定不移走文旅富民兴区之路,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全国最宠游客城区”,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老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新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城市提质、民生改善,让文旅富民兴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洛阳市老城区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辟基于创新的文化创意新赛道,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文旅产业从“资源为王”向“创意为王”转变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洛阳老城区以旅游资源“文”化、“活”化为抓手,开发文化创意加持下的文旅新项目,大大激发了文旅新活力,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文化新体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系列新文旅项目。实施洛邑古城、天心产业园、隋唐大运河遗址公园等一系列文旅新项目,显著提升了老城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尤其是洛邑古城,依托唐、宋、金、元、明、清等时期古建筑,在打造了灯狮画桥、香罗幔天、隋唐集市、文峰暮鼓等30余处文化创意打卡场景,并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推出汉服虚拟试衣镜、《三生三世牡丹情》灯光秀等,让游客自由穿梭在虚实之间。
整理 “老城故事”、承创“老城味道”,打造全方位文旅新品质。在整理老城故事的基础上,推出“白龙殿试”等剧本,通过“仿真式实景+沉浸式剧情+游戏式互动+体验式消费”,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打开穿越时空的“月光宝盒”;持续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品质,全力塑造“食尚老城、乐宿老城、畅行老城、漫游老城、嗨购老城、潮玩老城”旅游体验;传承创新“老城味道”,从十字街到民主街,从牛肉汤到洛阳水席,从老字号品牌到快消品牌,各式美食“一城打尽”;与全市各大景区联合推出全城剧本杀活动,让游客从“观光式游览”向“沉浸式体验”转变,在老城故事的互动性的文旅新场景中参与和体验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完善产业链条,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引入和培育了一批文化旅游相关企业,涉及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与科技、农业、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农业观光、户外运动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截至2023年底,打造“盛世隋唐”“国花牡丹”“非遗文化”等特色各异的主题民宿500余家,占洛阳市城区民宿的三分之二,开发洛邑书签、非遗毛笔、瓷艺牡丹、考古盲盒等100余类文创产品等。
2023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20亿元,均达到全市的1/5以上。2024年以来,老城文旅热度在延续去年态势基础上持续攀升,一季度,全区累计接待游客约977.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71.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41.6%和42%,其中洛邑古城累计接待游客约362.2万人次,同比增长80.8%。老城区获批“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河南省第一批商业步行街示范街区”等,洛邑古城被中国旅游协会推介为2023年全国8个旅游产品创意案例之一。老城区以 “一城一花一谷一中轴一项目一基地”为引领,通过“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正成为一处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和商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
老城文旅始终把富民作为发展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创业就业,让人民共享文化旅游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