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灾情指标把握不准、灾情指标间逻辑不清、灾情报送不及时等问题,洛阳市洛宁县坚持问题导向,明职责、强培训、勤模拟,以练促改,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和报送能力。
明职责,解决灾害信息员“干什么”的问题。明确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灾情统计报送、损失台账管理、灾情评估核查、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险情信息报送、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紧急生活救助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在汛期、灾害性天气等重点时段,县级联络员通过工作群下发各类预警提示提醒信息,督促灾害信息员绷紧思想“弦”,提升职业敏感性,积极发挥防灾减灾救灾第一哨兵作用。
强培训,解决灾害风险隐患和自然灾害灾情“报什么”的问题。洛宁县组织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班,邀请市级救灾专家解读减灾救灾最新政策法规、灾情报送及注意问题、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灾情舆情应对等救灾工作实务。通过发放培训辅导学习电子资料、各类系统操作“明白卡”、微信群答疑解惑等方式,让村级、乡镇级灾害信息员实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明白自然灾害灾情指标的报送标准。
勤模拟,解决自然灾害灾情“怎么报”的问题。县级设定不同自然灾害场景,周期性组织开展灾情报送桌面推演。全县各乡镇通过灾情管理系统(练习版)模拟报送灾情后,县级及时总结梳理三大类七项问题,提出灾情指标、灾情关联指标、指标间逻辑关系等注意事项。针对部分乡镇灾情报送的个性问题,县级一对一进行电话辅导,提升乡镇灾情报送的准确性。(通讯员:吴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