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李天举:银屑病不只是“牛皮癣”:科学认识与误区破解
发表时间 2025-04-15 17:43   阅读 75009

前言: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人们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躯干四肢红斑、鳞屑,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往往日复一日与病魔斗争。更令人揪心的是,社会对银屑病的误解与偏见,往往让患者承受着额外的心理压力,孤独与自卑如影随形。对此,我们邀请到了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天举,为大家讲解关于银屑病的相关知识。

采访提纲:

问题一:银屑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皮肤细胞的生长周期的?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核心机制为:

1. 免疫异常: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释放大量促炎因子(如TNF-α、IL-17、IL-23),触发炎症级联反应。

2. 表皮细胞异常增殖:炎症信号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使其增殖周期从正常的28天缩短至3-4天,导致角质层堆积形成鳞屑。

3. 血管新生:真皮层血管扩张增生,形成红斑。

问题二:银屑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银屑病中有何异同?

共同症状:红斑、银白色鳞屑、瘙痒、皮肤干燥。

类型差异:

斑块型(80-90%):边界清晰的红斑,覆盖厚鳞屑,好发于肘膝、头皮。

点滴型:突发小点状皮损,常与链球菌感染相关。

脓疱型:无菌性脓疱,可伴发热。

红皮病型:全身弥漫性红斑脱屑,高危并发症。

反向型:光滑红斑,分布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

问题三:银屑病的诊断流程是怎样的?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来确诊? 

1. 临床评估:病史(家族史、诱因)、皮损特征(蜡滴征、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2. 皮肤活检:确诊金标准,可见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

3. 鉴别检查:真菌镜检(排除癣)、血液检测(炎症指标、HLA-B27筛查关节型)。

4. 影像学:X线/MRI用于关节炎评估(关节侵蚀、“笔帽样”畸形)。

问题四:银屑病关节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这些症状是如何演变的?除了关节疼痛和肿胀,还有哪些非典型症状可能提示银屑病关节炎?

典型症状:

不对称关节肿痛(远端指间关节、脊柱、骶髂关节)。

指/趾炎(“腊肠指”)。

附着点炎(足跟痛)。

演变:从单关节到多关节,部分进展为畸形。

非典型提示:

指甲改变(顶针样凹陷、甲剥离)。

眼部炎症(葡萄膜炎)。

疲劳、晨僵>30分钟。

问题五: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各有哪些优缺点?

药物治疗:

外用药:糖皮质激素(快速抗炎但易复发)、维生素D3衍生物(安全但起效慢)。

光疗:窄谱UVB(有效但需长期维持)。

系统治疗:甲氨蝶呤(价廉,肝肾毒性)、生物制剂(精准靶向,价格高)。

    非药物:心理干预(降低应激复发)、生活方式调整(需患者高度依从)。

问题六:银屑病患者的日常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保持皮肤健康?

皮肤护理:每日保湿(尿素/凡士林基)、温水洗澡(避免搓揉)。

避免诱因:戒烟酒、控制感染、减少压力。

监测预警:关节症状、皮损突然扩散(警惕红皮病型)。

问题七:银屑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有哪些食物可能加重病情,哪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可能加重食物:红肉、高糖食品、酒精(促进炎症)。

推荐饮食:

抗炎食物:深海鱼(Omega-3)、深色蔬果(抗氧化)。

维生素D补充:适量日晒或强化食品。

*注:个体差异大,需结合过敏史调整。*

问题八:银屑病的治疗进展如何?能不能除根?目前有哪些新的治疗进展?

现状:无法根治,但可实现长期缓解(达标治疗)。

新进展:

生物制剂:IL-17/23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显著提升皮损清除率。

小分子靶向药:JAK抑制剂(口服便利,关注血栓风险)。

个体化治疗:基于生物标志物(如IL-17水平)精准选药。

未来方向:肠道菌群调节、基因编辑技术探索。

结语:好的,感谢李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才的分享,大家对银屑病也都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银屑病虽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病,但它绝不是不可战胜的。通过科学的诊断、合理的治疗以及精心的自我管理,患者完全有可能控制病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公众号二维码